馨香雅居21:48:25
清清(904990169)12:06:06
曾问过法喜先生对王绍璠老师这边的看法,法喜先生说"以南老先生的证境与见地只怕不会印证他的这个老学生的"。当时还不太相信,因为王老师跟了南老近四十年,还是南老的别传弟子。
法喜充满21:48:52
呵呵,是说过
馨香雅居21:49:16
请老师开示!
馨香雅居21:50:11
是
馨香雅居21:50:21
为何呢?
法喜充满21:51:26
自古禅宗祖师交流或接引后学为何会成为机锋?
法喜充满21:52:05
与大悲心大愿心大智慧什么关系?
法喜充满21:52:37
为何唯有禅宗才会被认为是正法门?
馨香雅居21:53:22
呵呵!
馨香雅居21:55:11
法无定法
法喜充满21:55:14
另外,大方便又有什么局限么?
馨香雅居21:56:19
与大悲心大愿心大智慧有关系。
法喜充满21:57:39
再看看六祖与神秀,在当时都是名震一方,一南一北,可从从子孙慧脉上论,难道与其师实证之深浅无关么?(评:王老师这样弄下去,其徒孙又会怎样呢?)
馨香雅居21:59:10
本来无别,因师有别。
法喜充满21:59:23
旧法死用终究有污佛头,佛法不就是这样一代不如一代么?
十方-长春21:59:39
法门84000用的对都是蒸发,若是禅法用的不对,也是外道。
法喜充满22:00:17
不识者无可厚非,识者当承担才好啊
十方-长春22:00:24
法门84000用的对都是正法,若是禅法用的不对,也是外道。
馨香雅居22:00:30
佛法因缘生,佛法因缘灭。
北京-明子22:00:44
佛法因缘灭?
北京-明子22:01:19
佛法有生灭?那佛法也事虚妄喽?阿弥陀佛
法喜充满22:02:11
对于世道是这样,是共业之必然
十方-长春22:02:22
顿渐之说,就不必争论了吧!
法喜充满22:02:36
(微笑像)
北京-明子22:02:40
哦
馨香雅居22:04:00
本来无顿渐,因心生分别。
十方-长春22:06:23
问题是研究出来的。心性是客观存在的。见地是智慧缘起的。
法喜充满22:07:31
虽说是共业之势,但这个过程中,释迦法脉之衰败难道不是我们这些无法承担或不敢承担或不究竟法者造成的么?!(评:不就是我们的业识没有彻了造成的么?)
法喜充满22:08:51
呵呵,一己之见,莫当真啊
十方-长春22:09:06
知错能改,善么大焉。(评:不识这错处什么处下手始得?不是说了莫当真嘛。)
法喜充满22:09:54
(微笑像)
馨香雅居22:10:40
不逢运道不峥嵘,雅室馨香锁空濛。
回首遥忆来时路,大山还在小山中。
馨香雅居22:13:24
谢谢法喜老师开示。
(2009-8-10现代禅悟群)
评:
日常机锋是定是慧,是禅七非禅七,有局限无局限?是小智慧大智慧,小愿心大愿心?
证境与见地、方便会违背么?何谓见不如师,断佛子孙?
实证之究竟程度、圆满程度如何不与观机设教之智相应呢?
用心之机之处之正如何不是智慧呢?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去做所谓利他之愿行,但层次和圆满程度就很难说了,多是刚出冰窟又坠火坑。因为一个人实证深浅,自会对应见地、方便的大小和圆满程度,特别是观机设教的水平。实证不到,见地绝不会透彻,选择接引的方式方法自然易被障境所遮。
很多人总希望在禅七禅定时能"虚空粉碎,大地平呈"而大彻大悟,这种所谓的大彻大悟境界实在误人。业识不消,当机即迷,怎么可能啊!不过是放大的各种禅境、幻境,助消业缘成就悟缘的过程罢了,乃觉悟之基。
就算有点悟处,日后仍要回到现实中来历境炼心。应业接缘时,要能当机不迷,圆通无碍,无一时无一处不身心合一。这其实也正是历代祖师大德为何会于日常生活中处处机锋的必然所在,所谓定在当下慧在当下,而无须非要弄那个所谓禅七啊禅定啊。虽然对于过程利他的方便也未尝不可,但如不能涯尽处导出来只怕是误人更甚。
另外,死境不活,禅境即是障境、幻境。心空而不灵,非是真空。觉机悟缘非在禅境,多在世缘、生缘、业缘之用心处。时刻于世出世法用心处死,用心时活,或用心时死,用心处活,向上一路必了然无疑,才不至于普法而误法,误人慧命,断佛子孙。
所谓,了了分别智,因缘业性起;慧脉嗟嗟时,如如不脱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