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学习的所谓“学霸”,看起来好象学习上并未花费更多时间,成绩却远超他人。一般人认为学霸都是因为天资聪颖,其实不尽然。
善学习之人解悟、领悟能力超乎常人,与多生累劫觉悟修为沉淀心智的确有关。以至其对知识学问的轻重把握、价值大小、条理性、逻辑性、大道大学问敏感度、辨正能力、辨证法的正确运用等必然超乎常人。
但再怎么聪颖,学习都离不开解悟、领悟具体过程,我们能否真正改善自己的关键节点也恰恰在这里,善学者、聪颖者、科研或思想上有成就者都是如此。其实不是不花时间,恰恰都是在关键节点隐性地、持续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心智上无间断和懈怠,以致事半功倍,只是一般人不明而已。
比如,听课或做题后,或研究某课题,善学、善为者对其中的重要问题,即便在玩耍、走路或做其它事情,始终都有心思在持续想着关注着,有意无意就会想起来,接续着思考,心智上从未放下过。这与佛法持修“一念回机,不令断绝”和默照觉悟禅修的观照法其实是一致的。疑机始终在持续着,才更有机缘成熟而豁然贯通。
不善学之人在心性层面对学习多有被动勉强之势,对玩乐时间均不自觉注入了忘掉、放下指令,时刻盼着娱乐项目和时间,以释放压抑压力。因为潜意识中存在“不忘掉”、“不放下”就不能放松,就难以快乐之心锚。以致一放松时,学业知识迅速忘却,原本思考的问题陷入迷失,忆力迅速衰退,均与潜意识因逃避学习不经意在心智嵌入的不良指令有关。
所以说,不善学之人将学习与快乐对立起来,以逃避学习为快乐之本。善学之人以学习与快乐为一体,在学业领悟豁然开朗中直接领略快乐。心性层面毫厘之差,心智结果则千壤之别。为人父母者务必弄明白这个道理,对孩子阐明,在心性源头上直接改善,对孩子心智开启、内动力成长、学习方法改善等有事半功倍之效。
——《法喜集:“学霸”类的高效学习机理》
2021/9/1